期刊简介

  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4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5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548X
  • 国内刊号:11-545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血液透析中改善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分时段适当地调整超滤率或结合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HD)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16例血液透析超滤量在体重5%~10%之间并在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分组对照,随机分为常规常温组和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组,观察两种模式下按分时段发生的低血压统计分析,以及观察两组低血压发生率、超滤耐受情况.结果低血压多发生在3、4......

    作者:杨彩娟 刊期: 2005- 06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观察组84例,对照组84例.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5~50mg,每天3次.两组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服药前、后均作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降低血压、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心功能有效率94.05%,对照组有效率83.33%......

    作者:陈孝连 刊期: 2005- 06

  • 亚低温和Caspase抑制剂干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是人们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亚低温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证实对HIBD有明显保护作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HI后的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其使用剂量、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有待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和Caspase抑制剂联合应用于HIBD显示了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给HIBD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柴斌英;刘家浩 刊期: 2005- 06

  • 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蒜AlliumSativumL的鳞茎,大蒜素(二烯丙三硫化合物)是其有效成分,现已能人工合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蒜素除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外,还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溶栓、降低血压、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现将近年来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淑丽;田瑞振;刘德山 刊期: 2005- 06

  •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控制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危,但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许多国家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由于环境和人口统计学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都市化、新的食品生产方式、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等因素,降低了食品安全性,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新食源性病原体感染不断出现.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都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也给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食源性疾病已......

    作者:相洪琴 刊期: 2005- 06

  • 微创外科技术在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研究及推广

    针对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所存在的①手术创伤大;②部分合并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因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损伤而无法接受旁路移植手术;③血液用量大,经血传染疾病的危险性高;④手术后康复时间长,手术费用高等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自1996年5月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微创CABG的临床研究,成功地将微小创伤外......

    作者:胡盛寿;熊辉 刊期: 2005- 06

  • 南京市产后出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科技、卫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孕产妇死亡率一直稳定在8/10万以下;英国、日本的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10/10万以下;......

    作者:胡娅莉 刊期: 2005- 06

  • 人参皂甙Rg1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近年来许多证据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是导致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帕金森病治疗包括多巴胺替代疗法、抗胆碱能药物等,近年神经元保护治疗也逐步成为新的治疗热点.人参皂甙是从祖国传统中药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已有的研究提示,人参皂甙Rg1可保护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防止细......

    作者:陈晓春;周宜灿;陈滢;方芳;朱元贵 刊期: 2005- 06

  • TNFα诱导人肾小管细胞C3产物上调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作用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除肝脏和巨噬细胞是补体合成的主要来源外,肾脏固有细胞也能表达各种补体成分.并且,随着肾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肾局部补体(特别是C3、C4)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也显著增加,其中以肾小管细胞表现的为明显,提示肾小管细胞具有免疫炎性活性.肾脏移植免疫技术的应用也发现,移植肾肾功能的下降和排异反应的发生与供肾局部,尤其是肾小管细胞C3的过度产生密切相关.因此,肾局部......

    作者:洪郁芝;俞东容;朱斌;朱晓玲;王永钧 刊期: 2005- 06

  • 日本血吸虫再感染与人体获得性免疫关系研究

    该研究为WHO/UNDP/WorldBank/TDR和澳大利亚医学研究委员会(NHMRC)联合资助项目.旨在进一步了解日本血吸虫病洞庭湖疫区人群疫水暴露、感染和再感染规律,探索是否存在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年龄依赖获得性免疫及其与再感染的关系;以流行病学方法确定对再感染的易感者和拮抗者人群为研究对象,用多种目前重组日本血吸虫候选分子疫苗进行免疫学研究;评估有效治疗对血吸虫病亚临床发病的影响.......

    作者:李岳生;李毅;何永康;罗新松;喻鑫玲;A.G.P.ROSS;D.P.McManus 刊期: 2005- 06